焦點探索
  526


104年度「好學樂教分享週」-- MOOC課程經驗分享研討會


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遠距教學發展組於104年5月29日於淡水校園驚聲國際會議廳舉辦「MOOC課程經驗分享」研討會,會中邀請校內外共6位曾開授MOOC課程教師分享其課程製作與教學經驗,共吸引116人與會參與;以下整理節錄6位分享人的精彩內容。


6位參與分享的教授及課程如下:
(一) 「電子遊戲與社會」教學經驗分享-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林日璇副教授
(二) 「會計學原理」教學經驗分享-淡江大學會計學系林谷峻副教授
(三) 「書法e動-文字的生命律動」教學經驗分享-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教授
(四) 「實用科技英文」教學經驗分享-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張幼珍副教授
(五) 「物聯網概論」教學經驗分享-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張志勇教授
(六) 「紅樓夢」教學經驗分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

526(一) 「電子遊戲與社會」教學經驗分享-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林日璇副教授
本課程於2014年10月在北京清華大學「學堂在線」開課,修課人數達8865人。林日璇老師於分享中指出此課程製作不僅運用許多Youtube影片說明遊戲範例,也前往訪問台灣於世界知名的電競選手,並實際帶領錄製團隊的同學進行活動,營造出娛樂節目的氛圍引起學習者的興趣與共鳴。此外針對課後互動部分,林老師也說明了討論區交流的重要性,除可使授課老師了解後續課程是否有需調整的地方外,同學們藉由討論中發想的點子更可以回饋到教材設計上,提升課程的品質。最後,林老師對於MOOC課程錄製也提供許多建議,如:PPT製作儘量視覺化與簡單化、授課老師化妝可使畫面呈現氣色較佳等。

526(二) 「會計學原理」教學經驗分享-淡江大學會計學系林谷峻副教授
林谷峻老師從經營面的角度切入說明MOOC課程如何創造價值,並帶來關心客戶、創造需求、營造價值、保持熱情,四點見解。首先針對課程客戶也就是線上學習者,有別於實體課堂授課可隨時觀察學習者反映作出調整,如何在線上學習達成因材施教的功能,則有賴於作業交流與討論區的問答互動。創造基礎課程補救教學之需求,將基礎課程整合並MOOC化後作為補救教學(暑修)的應用,不僅可提升學習成效、也能舒緩老師於暑期開課意願低的問題。最後,老師更提出藉由整合各學院之基礎、特色課程,成為一套系統化之MOOC課程,並提供學位學程認證,形成亮點,創造淡江MOOC價值。



526(三) 「書法e動-文字的生命律動」教學經驗分享-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教授

張炳煌老師指出本課程除了將書法的相關知識、賞析、正體國字的宣揚及傳統的學習方法,透過網路形成課程充分傳達外。還開創性運用由淡江大學所研發的數位e筆書法系統,結合IT技術,高度模擬書法用筆筆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體現書法用筆特徵,不再受書寫工具及碑帖無法隨身攜帶的局限。此外,更首度將古今名帖復活的動態筆跡呈現出來,可實現隨時隨地臨摹書法、欣賞碑帖,讓學習成效更為顯著,凸顯結合數位科技與傳統書法的新教學。另外,淡江大學也與正崴集團進行產學合作,建構e筆網路學習平台,可進一步提供進階評定的機制促進書法學習的精進。


526(四) 「實用科技英文」教學經驗分享-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張幼珍副教授
張幼珍老師從分享自身蓋洛普天賦測驗出發,說明其學習天賦、理念天賦、戰略天賦、統帥天賦在教學應用上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樂於學習新知、也勇於創新建構不同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習者進行互動與交流。張老師特別強調培養學生自學力與資訊力的重要性,設計許多創新的學習方式,教導學生善用Google圖片、Youtube、TED和其他網路資源,並引導進行討論活動,藉以養成自學的技巧。本課程即是傳授張老師個人累積20年的實用科技英文自學力,解決科技英文大小問題的所有方法。教材設計除訓練學習者科技工具的技能外,也加入大腦導向的學習,藉以找出新、舊知識間的關聯、左右腦並用提升學習成效。



526(五) 「物聯網概論」教學經驗分享-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張志勇教授

張志勇老師表示「物聯網概論」為一跨領域課程,因此需要組織課程團隊、集合產、學界專家一同授課,除了基本知識外也傳授實務上的經驗。主要目標是為了因應物聯網相關產業界大量的人才需求,透過磨課師課程的教學,培育跨領域的產學界學員在物聯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內容從基礎的物聯網背景觀念出發,由淺入深逐步詳述物聯網中各個層面的系統架構與核心技術,並介紹目前熱門的雲端運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穿戴式科技等已被應用的實例,進而討論未來的發展方向與面臨的挑戰。課程中也利用生動活潑的動畫以及日常生活的應用實例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共鳴,目前也更進一步製作實驗實作課程,以提供更進一步的實務的經驗。


526(六) 「紅樓夢」教學經驗分享-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

歐麗娟老師甫於「2015年全球開放教育年會」以紅樓夢課程獲得「2015全球開放教育傑出教學者獎」。此次分享從純粹人文學科的角度出發,提出製作MOOC課程的反思,為何要投入MOOC課程製作?人文學科投入MOOC課程製作必須要思考的是「何謂文化解釋權」,「文化解釋權」並非由課程提供者所掌握,實際上是由接受者所給予的;倘若課程內容與內涵沒有創新、沒有實質學術上的涵量、沒有在人文領域的眼界上有所拓展與提升,如此的課程內容就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也就不具備文化解釋權。由於人文學科並非理工實務課程,無法由課程團隊來設計、製作教材,而是必須完全倚靠授課教師的學養、人格魅力、表述方式來講授課程內容,因此授課教師的表現即是人文學科課程成敗的關鍵。此外,歐老師也指出MOOC課程須將知識模塊化,因此人文學科課程的教材設計就更具有挑戰性。 (瑞麟)

本研討會影視內容均已取得分享人之CC授權,將於剪輯後放置於本校開放式課程(http://ocw.tku.edu.tw)與磨課師課程(http://mooc.tku.edu.tw)專屬平台,分享給當日未能撥冗出席現場的專家學者亦有機會體驗與聆聽6位傑出教授們的精彩演說。

 

 

TOP